国有威仪,家有家风,自古已然。
家风,是家人共同涵养的文化因子,是代代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家庭细胞长期积淀、薪火相传绘就的人文底色。好的家风,如一粒种子,潜入家庭的土壤,生长壮大,生生不息,滋养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
说起我们家的家风,不能不说说我的父亲。
我的祖辈,都是勤劳、普通的农民,直到父亲这一辈,新中国建立才有条件读书。听爷爷讲,父亲读书非常努力,刚毕业就在村上当上大队会计,后因爷爷身体不适,为了照顾爷爷,父亲才跟随爷爷来到神农架当起了第二代林业人。从我记事起,父亲就长期不在家,一直在驻守大山深处的基层林业队工作,一个月只能回来一两天看望家人。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一点也没有磨灭父亲对待生活和工作的热情,总是不怕吃苦,乐得吃苦,从不叫苦,像大山一样沉默坚实。脚踏实地,一清二白,是他的做人做事的原则。父亲甘于辛苦清贫的生活,从不占公家和别人一点便宜,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家箱底里堆满的一本本的红色荣誉证书。每次母亲都笑着对我们说,父亲工作一辈子,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一箱子红本本。
父亲对子女要求严格,注重言传身教。虽然我和妹妹都是女孩子,但父亲从小把我们当男孩对待,培养我们的吃苦精神,要我们在工作中要吃得起苦,吃得起亏,不要拈轻怕重。父亲平时少言寡语,一般都不会直接说我们什么。记得我刚毕业参加工作那年,在单位上受了一些委屈,回家找母亲哭诉,一旁的父亲听见了,对我说:“年青人,要多学点东西,受得了委屈,多做事少说话,吃得起亏,吃苦是福。”这句“吃得起亏,吃苦是福”,深深印在脑海中,始终在工作中给我指引,让我在工作中能吃苦耐劳、不计较、不抱怨、说干就干,始终满腔热情地做事,尽心尽力地工作。
父亲工作中严肃认真,做事总是亲力亲为率先垂范。记得前年植树节前后,五十多岁的父亲连着几周没有回家,母亲一人操持着全家大小的生活起居。父亲带领全林场的林业工人在山上种树,饿了就啃馒头,渴了就喝山泉水,十几天下来,人瘦了一圈,也晒黑了不少。我想到父亲身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就埋怨他:“您当领导干嘛亲自去种树,工作安排好了让工人们去种就行了,都一大把岁数了还那么认真!”听我说完,父亲心平气和地说道:“作为一个单位的负责人,这种吃苦的事情自己更应该带头去做,用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大家,比平时言语上的要求更有效。”
父亲就是这样,用无言的行动代替“指手划脚”,为职工做出表率。父亲的刚毅正直仿佛一棵大树,挺拔坚强,身正根深。
现在我和妹妹早已成家立业,也分别有了自己的女儿。由于我工作性质原因,经常要出差,每次出门都要让女儿在爸妈家借住几天,每次出差前父亲都叮嘱我:安心工作,家里不用你担心,我和你母亲会把孩子带好。每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出差回家,等待我的永远是热气腾腾的饭菜、女儿懂事的问候和父母欣慰的笑容。
去年妹夫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年底根据组织安排将到武汉“挂职”两年,妹夫舍不得年幼的孩子和家庭,正当妹夫陷入两难时,妹妹的一番话让全家人深受启发:“到武汉上挂是组织对你的信任和考验,想想父亲年轻时一辈子都在基层,现在你这两年时间也不长,我会把家照顾好的,你就安心去工作吧。”正是家风的潜移默化,才让妹妹如此果断的作出决定。
家风无痕,润物无声。让我和妹妹时时刻刻明白如何做人做事,懂得敬畏,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者。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家有家风,国有威仪。只有人人建设好家风,传承好家风,才会成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景,让民族文化精髓发扬光大,根深叶茂。
(文章来源:林区党委宣传部 杜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