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新闻网(神农架报)记者 张珊珊
“推行分级诊疗,当前急需解决的是如何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把病人留在基层,湖北神农架通过大型医院托管基层医院的方式,把90%的病人留在当地治疗。”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直播的《朝闻天下》栏目在“两会新观察”板块,以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托管成效作为示范典型,报道我国地市分级诊疗的落实情况。
从边远林区落后医院,一跃成为国家医改示范典型医院,通过引进外来医疗资源,打造医联体,助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改变了山区百姓看病难的旧模样,让神农架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不被病人信赖,是一个医院最糟糕的事情
今年夏天,47岁的袁女士自2010年后,第一次回到家乡神农架住了一个星期。父母都在林区,为什么7年不回家探望?被问及此,袁女士坦言不是不想回,而是不敢回。2003年,袁女士与爱人离开神农架到仙桃生活,2010年,她被查出患有尿毒症,需要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神农架的医院不能做血透,如果贸然回家,会有生命危险。
现在,躺在窗明几净的血透室里接受治疗,护士在旁小心照顾,袁女士感慨,神农架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去年元旦前夕,神农架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建成投用,12名血透患者纷纷回到林区,从此结束常年奔波外地寻求治疗的生活。
而在1年前,不要说是血液透析,就连胃镜、肠镜都做不了。因为缺乏对医院的信任感,很多妇女生孩子都跑到十堰、宜昌、武汉等城市去。
“记得我才到林区人民医院来的时候,去妇产科病房调研,那里只有一个住院病人,这仅有的一个病人,还是科室医生的亲戚。”回忆起医院当初的情况,太和神农架人民医院院长曾少波苦笑着说,不被病人信赖,是一个医院最糟糕的事情。
为适应公立医院改革要求,进一步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进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2014年5月,神农架林区政府将人民医院委托给成功托管过6家医院的十堰太和医院管理,就连院长也由太和医院派人来担任。
如何重塑医院形象?恢复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曾少波认为,捷径是邀请十堰太和专家前来义诊、坐诊,加强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下大力气提升业务,医院面貌一新
医院托管当日,十堰太和医院派出19个科室专家医生,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一时闻讯赶来的病人,多达2000余人,现场火爆异常,通往医院的道路甚至出现了车辆堵塞,交警也赶来指挥交通。而在托管前,林区人民医院日平均门诊量仅为180人。
“神农架不是没有病人,只是林区落后的医疗条件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多年来,病人不信任医生,选择外出就医,医生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没有职业存在感,医患双方都憋着委屈。”提到3年前那场火爆的义诊,医务部主任张永忠说,当时对他触动很大。
托管后,医院下大力气,提升业务,科室面貌焕然一新。
十堰太和医院先后下派16个专业的30多位专家到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林区医院医务人员轮流到太和医院进修学习。由此,医院专业科室由3个发展到12个,新技术、新业务增加至100多项,微创介入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复杂肿瘤手术均能开展,林区医院的患者就诊信息由太和医院专家通过互联网把关,准确诊断。
“以前拍片子遇到心脏有异样的病人,我们都要向外地转,现在即使遇到疑难问题,我们也不慌了,可以邀请专家远程会诊,有了坚强的后盾,来的病人我们也有信心收治了。”医院影像科主任潘玉娥说。
而对于成立不久的血液透析科,专家技术团队的支持更是做到了及时高效、有求必应。
“我们科室成立不到一年,有时遇到操作难题,比如不能顺利进行穿刺的病人,就会联系十堰太和的医生,一般头天联系,第二天中午不到就会有人过来指导。”医院血液透析科室负责人张娟说,没有技术支持、临床指导,光有血透设备,科室照样没法运转。
现在,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张娟已经习惯了第一时间微信联系太和专家,寻求帮助。
用白字黑字的考核细则,检验医疗服务水平
病能治了,还得保障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建立向一线倾斜的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挂钩,用白字黑字的考核细则,检验医疗服务水平。
“保障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平等接受治疗的权利,告诉病人常用药、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剂量……有时候,因为医生少说一句话,就可能引发一场医疗纠纷。除了业务水平,医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也被列进了考核范畴。”张永忠告诉记者,医院现行的考核制度里,除去管理、后勤等岗位,光医疗和护理岗位的考核细则,就多达两千余条。
“去行政化,将权利下放到科室,由科室负责人抓业务、抓服务,通过激励考核机制,带动整个科室动起来,让科室与科室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激发全院员工的工作热情。”副院长贺丰海说,目前的考核激励机制,将职工的个人价值融入到医院的发展之中,更注重从工作风险、责任、技术、难易程度等方面因素评估职工工作业绩,真正做到了让员工凭能力说话、靠实力拿钱,彻底打破旧有“吃大锅饭”的思维,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重业务,强考核,促提升,医疗水平提高了,病人留了下来,员工待遇也随之增加。托管三年来,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门诊量增长40.96%,住院量增长107.96%,患者外转量由50%下降到9%,病人满意度由91.5%提升至98.7%,员工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3.5万增加至8万,托管总体成效显著。
转化扩大托管成果,分级诊疗落实落地
为进一步转化、扩大托管成果,今年以来,林区人民医院先后托管大九湖镇中心卫生院和林区妇幼保健院,通过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团队,强化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在林区落实落地,形成了从十堰太和医院——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让林区百姓享受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转诊有绿色通道的便捷服务。
神农架,因神农氏搭架采药、救治黎民百姓而得名。千百年变迁,神农氏治病救人、普惠苍生的神话传说早已深深植根于鄂西林区人民的心中,并化作一种信仰,世代相传。
而今,神农架正朝着打造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远大征程一步步迈进,如何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功能,实施医疗卫生资源优化升级,改善本地居民和游客医疗卫生条件,林区人民医院的成功托管让我们收获了信心。
“未来,健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机制,落实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医保政策调节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研究制定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长效医保制度……诸如此类,涉关重大民生的医疗难题,我们正着手,各个击破。”神农架人民政府副区长李金玲分管林区卫生医疗工作,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神农架林区强化“三医”联动工作建议的方案》,目前,方案已下发实施。
漫漫医改路,神农架将如何行走?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昝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