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新闻网(神农架报)记者李碧秋 通讯员高长海 王小兵
在松阳线阳日镇和松柏镇交汇处,有一个叫罗卜峪的小地名,从这里沿村级公路前行约6公里,便是阳日镇长青村村委会。沿着与河流并行的水泥路行进,只见峡谷蔽日、丛林密布,山泉纵横、溪水潺潺,一派清新宁静的“世外桃源”景象。
长青村村委会旁边,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除配套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外,还依山就势新建了生态文化广场、生态蔬菜种植基地,既为搬迁入住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也美化了居住环境。
长青村共有56户、20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71人。“我们2016年就全部脱贫了,人均纯收入9240元,比2014年净增1644元。23户精准扶贫户中,去年年底人均收入最低的6299元、最高的20713元,都超过了精准扶贫人均收入5000元的标准。”村支部书记高廷举一边介绍,一边拿出资料台账给记者核实。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国网神农架林区供电公司与长青村签订了《“红心结”结对共建协议书》,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明确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队员的帮扶职责。通过走访座谈、实地查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从2014年开始,供电公司动真格硬扶贫,整合各方资源,先后融资960多万元,用于解决长青村安全饮水、配电网改造、产业发展、危房改造、环境治理、通村公路硬化和村委会阵地建设等突出问题。
阳日镇党委、政府出台《加快推进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居住条件改善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品一策”行动计划,用政策促进农业转型、产业发展、精准扶贫。长青村积极抢抓这一机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村干部带头,成立了生态蔬菜种植、东圣药材种植、丰保绿色袋料香菇种植等6个专业合作社,农户按照意愿和技能特长加入,实现了产业共建、服务共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一起致富脱贫。
村委会委员易正平是长青村第一个种植猪苓的人,7年前用自家的2亩地做试验,从外地购买猪苓种子,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收回了成本,如今已发展到16亩。“种猪苓虽然周期长一点,要两三年才能见效,但见效后就可以一劳永逸,每年都有收益,根据市场行情每亩收入20000—40000元。在林下发展,不占耕地、不花劳力、不重复投入,用自产的种子扩大面积,还能进行规模控制,套种、轮种其他药材。”易正平毫无保留地给大家介绍经验。
建档立卡户高廷为由于眼睛高度近视,要佩戴2000度的眼镜,才勉强有微弱视力,行动不便、生活困难,年过40尚未成家。供电公司秉承“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帮扶理念,通过党员一对一扶助,介绍他加入东圣药材合作社,帮他请师傅教技术、出资买种子,在林地里种植猪苓。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高廷为种植的猪苓已发展到20亩,不仅走出了困境,还成为行家里手和带头人,在家里开办培训班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乡亲们。高廷为说:“国家电网带着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帮助乡亲们抓住机会,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这样才能彻底摆脱贫困。”和高廷为一样,困难群众万功富在帮扶队员的建议下加入了袋料香菇合作社,仅仅几个月便增加收入1万多元。其他困难群众也在镇村领导和国网神农架供电公司工作队员的帮助下找到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项目,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共种植猪苓130亩、柴胡50亩、天麻10亩,生态蔬菜50亩、袋料香菇4万多袋,发展黑毛猪养殖330头,山羊240只,土鸡3500只,中蜂养殖370箱,村集体年收入也保持在10万元以上。
“长青村位于阳日镇北部,紧邻209国道复线,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环境独特,生态植被完好,峡谷风光如画,还有苏维埃政府和关庙遗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还是今年林区政府确定的美丽乡村试点。因此,我们将围绕‘借苏区台、唱生态戏、打休闲牌、圆民富梦’,推进六区发展‘美丽乡村’规划,再经几年奋斗,力争把长青村建成阳日镇后花园、‘观光农业、休闲旅游’示范村。”村支部书记高廷举对长青村的前景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昝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