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荆楚楷模·最美退役军人黄天鹏——以军人意志铸就绿色坚守

2021-12-29 14:57  

神农架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冠宇 张燃)近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开展的2021年度“荆楚楷模·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结果正式出炉。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负责人、林业工程师黄天鹏荣获2021年度“荆楚楷模·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环境再艰苦,工作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想起在部队里的锻炼,我都有信心迈过去。”这是黄天鹏在工作中坚守的信念。

在神农架巍峨的茫茫群山之中,有一个地处密林,既神秘又神奇的地方——大龙潭,这里有着中国特有的濒危保护物种——金丝猴。2005年,退役不久的黄天鹏被抽调到金丝猴野外研究小组,负责跟踪观察猴群,开始了国宝金丝猴的跟踪研究工作。“当时基地里基本上没有手机信号,住的是以前林业队留下的老房子,特别阴冷潮湿。”黄天鹏说。为了研究金丝猴的习性,黄天鹏每天都要背着帐篷、睡袋、望远镜、GPS定位系统等几十斤的装备,跟随着金丝猴的足迹,在渺无人烟、荆棘丛生的森林里跋涉。高强度的野外追踪,时常让他虚脱累倒在密林中,但为了确保收集数据的准确无误,黄天鹏喝一口山泉水,啃一口馒头,便又跟上了金丝猴群的步伐。冬季的神农架十分寒冷,森林里的积雪深及膝盖,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多度,为了给缺乏食物的金丝猴们提供补食,黄天鹏和同事在雪地里经常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试探猴群反应,让警惕性极高的野生金丝猴放下戒备。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接近了猴群,完成了金丝猴人工补食实验。

十几年的金丝猴研究工作,黄天鹏走遍了神农架金丝猴栖息过的每一片森林,走过的路程达到20000多公里,调查面积达400余平方公里,基本掌握了神农架金丝猴的致濒因素,为有效保护神农架金丝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其多年观察记录积累的基础数据,为金丝猴的社群结构、亲缘关系、个体识别等研究带来了有力支撑。

在黄天鹏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原本默默屹立在大山深处的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逐渐闻名国内外,在此先后建立了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神农架)金丝猴研究基地、神农架金丝猴种育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研究平台,先后吸引了北京大学、中科院、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一大批重点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前来从事合作研究工作。

黄天鹏也坚持苦学专业知识,先后参与了20多个项目(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一项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于2006年、2010年先后获神农架林区科技进步特等奖两次,一等奖一次,一项成果被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研成果,参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多篇。黄天鹏将军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带入金丝猴的保护与研究事业中,成功从一名退伍军人,转变成了经验丰富的金丝猴“守望者”。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大龙潭,投身金丝猴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对待新同事,黄天鹏也总是倍加关怀,“就像老兵带新兵一样,新的同事来了我也会把这十多年总结的经验教给他们,让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他说。“我刚来这里时,不管生活上还是工作中遇到困难,黄天鹏都耐心给我们传授经验,让我也很快适应了这里。”2018年来到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的巡护员方吉喜表示。

神农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不断彰显,正是因为有许多像黄天鹏这样的野外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和艰辛付出。黄天鹏表示,自己将继续发挥军人品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好“护林员”“看山人”,当好金丝猴们的“守望者”。

审核:陈东东 马黎明 编发:张珊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