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举行首届汉服文化旅游节媒体旅行商见面会

2020-10-21 15:19  

赏国风之美 听脱贫故事

神农架举行首届汉服文化旅游节媒体旅行商见面会

    

神农架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欣 吴冠宇 摄影 郭裕铭)南水北调,饮水思源;与子同袍,美美与共。10月18日下午,神农架举行首届汉服文化旅游节媒体、旅行商见面会,就神农架林区脱贫攻坚、对口帮扶、旅游发展等相关情况答记者问。

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政府区长刘启俊,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常彬出席会议。

见面会上,来自荆州广播电视台、襄阳广播电视台、湖北顺达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在内的8名媒体记者和旅行社代表,分别从神农架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业态融合情况,北京门头沟区和神农架对口协作工作,神农架脱贫攻坚成果成效,神农架旅游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大九湖镇生态移民搬迁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提问。

针对荆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董浩提出的神农架的核心旅游产品,神农架在旅游产品升级换代、业态融合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及所取得的效果等问题,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刘生策回答说:神农架致力于筑牢“产品金字塔”和“客源金字塔”,将核心产品分为森林康养、避暑度假、北雪南展、研学科普、体育旅游、文化遗产研学等六大体系,林区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推出中小学生冬令营、“亲子游”,开发“慢城”自行车休闲观光和老君山户外徒步线路以及“天蛇”线路,开展户外徒步穿越、攀岩、登山、滑雪以及自行车赛等活动,建成宋洛“飞拉达”索道攀岩体育休闲、野人五项新路线项目,逐步形成康复、保健、疗养、养老、科普教育等个性化、整体化的森林康养产品。此外,神农架大力挖掘品牌效应旅游,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冠名的地区及“神奇神秘神圣神农架”的大品牌,构建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苦练内功,严格执法,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绝不让一个游客在神农架受委屈。

为保证“一江清水送京津”,作为丹江口水库重要水源涵养地的大九湖镇从2013年开始实施整体生态移民搬迁,针对襄阳广播电视台记者王艺提出的神农架如何实现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今年31岁的大九湖生态移民搬迁户代表、大九湖斗米斤盐餐饮公司老板杨勇结合自身经历向记者们讲述了他搬迁后的生活。杨勇说,当时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每一户搬迁户补偿款不足60万的话,由政府担保在银行贷30万,让很多像他一样盖不起房子的人把房子都盖起来了。2017年,大九湖镇政府牵头组织新业态的发展,鼓励村民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去年直接给他兑现了5万元创业补助。10月14日,他刚从北京学习归来,而从2016年开始,政府每年组织当地老百姓去云南、杭州、重庆、陕西、北京等地考察学习,学习经营之道和服务理念,在政府的帮扶下,老百姓们的生活、思想、行动都发生了切切实实的变化。

针对荆州日报记者提出的神农架在旅游扶贫和乡村振兴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成效,大九湖镇落羊河村村支部书记陈维方说,旅游高峰期时,大九湖镇一天入园人数就有一万多人,基于此,大九湖镇党委政府在2017年年底提出“食材本土化”的构想,在2018年初就开始推行,并及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一是牵针引线,让集镇上的餐馆、宾馆和村民对接,签订购销合同。二是产业奖扶,根据农民种植、养殖的规模,给予扶持资金,当时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积极拥护,各村积极动员,根据坪阡古镇的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种植道地蔬菜,养殖跑跑猪,森林鸡、土山羊等。落羊河村是大九湖镇最边远的山村,也是国家重点贫困村,以前都是种玉米、土豆,自给自足,80%的经济收入靠务工,自大九湖镇党委政府推行“食材本土化”以来,落羊河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2018年人均纯收入9000多元,2019年人均纯收入11000多元,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大九湖镇党委政府又配套了大量的资金,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环境。

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在内的5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见面会。

责编:李碧秋 编发:金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