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盘龙村“变形记”

2020-08-06 17:33  

神农架新闻网(神农架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珊珊 通讯员 程鑫

悠悠密林,连绵山峦蜿蜒盘转如龙,这是盘龙村名字的由来。

山高路远,漫长的出山路,长久以来成为盘龙村人与外界连接的最大阻碍。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就学、就医的不便,加之村里耕地少、底子薄、缺乏产业,多年来,光景艰难。

盘龙村俯瞰(宋洛乡政府提供)

贫困与之相伴,寂静如影随形,年轻人忍受不了大山里的生活,外出务工,上了年纪的盘龙人依然困在山中,妇女、儿童无奈留守……

2015年6月以来,盘龙村分别得到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神农架林区中行、林区银监办、林区住房公积金中心、林区发改委等单位协力对口帮扶,通过区、乡、村三级政府合力攻坚,盘龙村一跃跨出贫困的大门,蜕变为全区“十百千”建设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国家森林乡村,成为神农架乡村旅游“新秀”,正往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补齐乡村交通短板

村级公路户户通达

盘龙村是神农架林区国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所辖面积175平方公里,全村471户1557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34户797人,贫困发生率接近50%。

797名贫困对象中又有100余人是残疾人、五保户、精神病患者,这部分人基本无劳动能力,有些甚至生活无法自理,需要监护人终身照顾、政策兜底。

“盘龙村的致贫原因太多,突出问题还是交通不便。”宋洛乡党委书记张守东说,盘龙村在全乡8个村里属脱贫难度最大的村,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村。

曾江林家在6组桂竹园流下水,坐落于天燕景区燕子垭山脚下,是盘龙村交通最不方便的一户人家。

“天不亮就出门,中午一两点才能到村委会,要甩腿走40多公里,天晴还好,碰上下雨、下雪,泥泞一团,出门一趟,十分艰难。"曾江林回忆,前些年,村里人一年难得进一回城,连去趟村委会、乡镇府都是一次跋山涉水的“长途”。"没有大路,就在林子间摸着走,遇山爬山、遇水淌水"。有人生病了,就自己挖点草药吃,有村民生生把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失去生命,曾江林的妹夫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劳作受伤时失去最佳治疗时间,生生把命丢在出山途中。

“盘龙村地理位置特殊,加之居住分散,出行格外不便。”对口帮扶盘龙村的林区发改委驻村工作队队长高洪说,盘龙村6个村民小组,区域分布跨越3个乡镇,一组与松柏镇接壤、六组在红坪镇境内,组与组、村与村之间往来,还要绕过红坪镇、经过松柏镇才能到达,“飞地现象”明显。

两年前,在乡政府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通往流下水集中安置区的10余公里毛路上,新铺设了3.5公里水泥路,扩建了7公里的砂石路面,1公里的水泥路面直接连接到曾江林家门口。曾江林的出行方式彻底改变:开着农用车,行走在户户通公路上,半个小时就能去到最近的集镇,一个半小时就能到村委会。

曾江林曾经艰难跋涉的那条路,现在已无村民再走,转而成为一条旅游徒步线路。

自2015年以来,盘龙村前后修建了6公里全国四好公路古廻线、3公里大树坪环形线、2.5公里桂流线、2.5公里前进路,大大改善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盘龙村广场舞表演(宋洛乡政府提供)

产业帮扶政策十足

就业务工吸纳有力

山大林密,少耕地,多坡地。

以前,盘龙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务工经济一度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守着薄田,坐拥贫困,村里即使想发展产业,也苦于没资金、无人力。

“加大种养殖产业奖补力度,建立网销平台,接收帮扶单位包销式农业订单,家家户户干劲十足。”宋洛乡人民政府乡长许华说,乡政府和帮扶单位都拿出真金白银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利用广袤的林下资源,宋洛大力发展“六种四养”,从林子里“找钱”。

“一头猪仔乡政府补贴500元、帮扶单位补贴500元,今年仔猪是1500元/头,贫困户养一头猪自己只用出500元,这样的补贴政策,我做梦都没想到。”肖清云是村里的养猪大户,提到自己享受的产业扶持政策,他赞不绝口。

2019年,肖清云的养猪场就已达到600多头在圈的规模,含母猪、仔猪。今年1—7月,光仔猪销售就有300多头,前几年发展产业申请的10万元贴息贷款已经还清。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反哺社会,吸纳贫困户就业,低价向贫困户出售仔猪,并带动10余户村民发展生态猪养殖。

今年,肖清云继续扩大养猪规模,还投入70多万元新盖小洋房,他设计了10个标间,计划以民宿的风格装修,将来接待游客,转型发展农旅结合产业。

李传云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上有老下有小,常年靠打临工维持生活,常常入不敷出。帮扶单位鼓励他利用退耕还林的山场发展生态猪,如今,好政策就在眼前,更加坚定了他大干一场的信心。目前,他正在改扩建猪场,计划在今年十一前再增加投入100头生猪。

除了养猪,养鸡也有补贴,帮扶单位今年在全村发放了10000只森林鸡苗,一只鸡苗市场价15元,贫困户在叠加享受乡政府、帮扶单位奖补后,自己基本不出钱。

针对没有能力发展成大户的贫困户,帮扶单位通过消费扶贫,帮助他们增收。

半斤香菇、一斤木耳、两斤蜂蜜、五斤核桃……村委会通过发展电商平台,收购贫困户零散农产品,帮扶单位根据农产品品种、数量,下电子采购单。

这样一来,贫困户地里长出来的、树上摘下来的,都能变成钱。

“不想发展产业的,我们就帮他们联系务工。”对口帮扶单位——林区发改委主任杨峰说,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出就业形势不好,乡政府、发改委多方打听,联系区内企业,先后为盘龙村多名贫困对象找到了务工岗位。林区发改委还吸纳2名贫困对象,在单位食堂、门卫处就业。

“今年陆续有盘龙村村民在基地种植药材,按天算工资,120元/天,包食宿,我们欢迎大家来务工,只要来报名的,我们都吸纳。”神农架详玺农业科技公司神农架负责人张剑介绍。

盘龙村女子火炮队(宋洛乡政府提供)

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乡村旅游蓄势待发

2019年8月,盘龙村的一场婚俗表演,吸引远近村民、外来游客前来观看,现场视频、照片一时间火爆神农架人的朋友圈,其中打火炮表演,最是被人称赞。

山野村民山歌山调,土锣土鼓奏出质朴与热情,打火炮这一神农架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贯穿到盘龙村老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以前,我们就在各自堂屋(即客厅)里打火炮、有时候在田里唱,但都是小打小闹,现在,我们村上广场多,玩得开。”盘龙村妇委会主任范琳说。

在乡政府和几家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盘龙村新建3个文化广场、1个标准化篮球场,添置6台套广场舞音响设施,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象棋等体育娱乐设施应有尽有。

宋洛乡盘龙村标准化篮球场

基础设施到位,村里4支广场舞队,1支女子火炮队应势成立,不定期举办婚俗表演、广场舞演出、农民运动会……盘龙村村民体育、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以前村里妇女,就是带带孩子、做做家务,现在天天晚上大家就聚到一起,编舞排练,不仅如此,大家还走出村、走出区去比赛。”村里的广场舞队参加全乡民风民俗排舞比赛获一等奖、全区火炮比赛获二等奖、全区排舞比赛获二等奖,高洪一一列举。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盘龙村妇女实现了从厨房走入厅堂、走向室外的转换,社交更广泛,社会认同感也随之增强。”范琳说。

依托村里清代古民居资源,融入多彩乡风元素,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增收,帮扶单位献计献策:制定盘龙村3年发展计划,积极为村里对接旅游投资项目,助力打造“廻龙坪”乡村旅游打卡点,争取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引导民宿经营户少用、不用一次性餐具,实施圈厕改造、添置分类垃圾箱,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投入资金打造民宿集群,指导老百姓发展乡村旅游……

环境好了,游客多了,盘龙村传统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民们坐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一年仅做夏季生意,赚三四万元不成问题。”盘龙村一组“和风苑”农家乐老板孙红菊,原本在外务工,村里游客多起来后,她回村开起农家乐,生意红火,因此增收脱贫。

古树民居沿村级公路一字排开,农村公路户户通达。村民茶余饭后在广场锻炼,在家门口篮球场上打球。火炮班子奏出山野之乐声声入耳,外来游客络绎不绝。飞拉达户外项目建成营业,“睡眠小镇”“冰雪小镇”,几个大项目也已落地小山村……盛夏八月,坐落于神农架林区宋洛乡的盘龙村,古朴清秀之美扑面而来,未来,这里也将希望满满。

责编:昝林红 编发:金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