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后,武汉小区封控管理有哪些变化?政策解读来了

2020-04-05 22:48   长江日报  

随着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日期的临近,市民们对小区封控管理政策的关注与日俱增。4月5日,武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防控组相关负责人罗平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连线采访,就市民关心的有关政策进行解读。

城市正在有序重启 

市民满怀期待铆足干劲

        问:武汉城市正在重启,有哪些变化正在发生?

答:3月25日,武汉市公交车恢复运营,3月28日,地铁恢复运营,在全体武汉市民的共同坚持、努力下,我们热爱的城市,街头人多起来了,车流动起来了,店铺也一家家开门了……

一组数据可以看到武汉城市功能正在恢复。截至4月3日,全市四类规模以上企业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复工10641家,复工率达到了91.4%,亿元以上规模项目复工857家,复工率达到了64.6%,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复工率达到了100%;早春作物播种90.36万亩,占计划数74%。与此同时,全市的水电气油、通讯、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平稳有序,能够保障市民的生活需要、复工复产需要。

人要走出来,城市要活起来,我们的武汉在复苏,武汉市民正满怀期待,也铆足了干劲。

经济社会活动转向全面“重启”小区仍要坚持管控保护居民健康安全 问:离4月8日的到来还有3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天的到来?

答: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留守武汉的近千万市民在城里坚守,缩小自己的活动空间,阻断疫情输出。4月8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武汉城门重新打开,连接了与外界交通的通道,显示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进入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的新阶段。

离汉通道管控的解除,标志着武汉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全市经济社会活动转向全面“重启”,但目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疫情的复杂性仍然存在,管理难度加大,复工复产复市后,人员流动起来,聚集性风险就会增加,部分居民的防范意识有所松懈,存在不戴口罩上街等行为。

到了4月8日,很多人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其实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提高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武汉城门打开,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警报解除,也并不意味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这一天是离汉通道恢复通行,不能等同于整座城市放开小区封控管理。

武汉市民经历了不能外出——限时限人外出——有生活工作需要外出的变化,目前还是要呼吁市民,对疫情还是要保持足够警惕,非必要不外出,外出必须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小区还是要坚持管控,这是为了把我们的健康安全保护好。

“统筹兼顾”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合理有序放开 严格精准防控 确保有效稳定 问:4月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关于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小区封控管理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武汉在小区封控管理上,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答:通知要求,全市建立领导有力、管控科学、排查精准、发现及时、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小区封控管理工作。

随着疫情形式变化和复工复产复市需要,小区封控管理会有以下变化:

封控方式更优化。对过去采用物理硬隔离的场所做适当调整,有序改变,满足交通恢复、复工复产复市需要。

防控力量要调整。此前是下沉干部、志愿者与社区、物业共同值守,随着下沉干部和志愿者的有序撤回,将调整为物业人员、社区工作者、居民自治组织替代,要建立一支常态化防控工作队伍。

强化属地管理职责。强化各区、街道、社区的组织领导体系。

排查更为精准。要针对几类重点人员进行精准排查。

不变的是,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防控标准不能降低。总的原则是统筹兼顾,合理有序放开,严格精准防控,确保有效稳定。

居民外出要重视“健康绿码”登记重点人群要加强关注关爱 问:小区居民外出需要哪些手续,大家应该以一个什么心态来配合小区封控管理?

答:我们正行进在有序放开、有序管理的过程中,重点在有序,而不是盲目乐观。

具体来说,居民出行应当凭借健康绿码或社区出具的已经隔离14天的健康证明,单位出具的复工复产证明。

出入时一定要配合小区、单位的“四必”管理:身份必问、体温必测、信息必录、口罩必戴。重视“健康绿码”录入信息,是为了便于流行病学调查,它表示持码人员的健康身份,但绝不是无障碍通行证。希望大家出入小区、单位时都能支持社区、单位管控,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还需要对重点人群加强排查,这个更需要市民理解支持。重点人群包括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复阳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等,从境外回来身体有异常的人员,还有与这些人群接触较多的人员,比如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客观上说,这些人群的风险是要相对高一点,所以面对检查时,更应该以一个科学、理性的心态来面对,积极配合检查。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者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给予重点人群更多关爱,更温暖、有效的沟通。

做好充分预案应对疫情反复正视流行病防控客观规律 积极应对不必惊慌 问:假设武汉在防控疫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复,社区封控领域是否有做足够预案?

答:必须做好充分预案应对疫情反复。疫情反复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大家都愿意看到疫情一直持续向好,但我们要正视流行病的反复,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因噎废食,否定以前的正确措施。

4月3日,武汉市就出现了一例新增病例,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有足够的经验、能力和信心来面对。

第一是尽早收治,尽早隔离,尽早救治;

第二是尽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把密接者都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第三是对其所在小区、社区调整管控措施。

无疫情小区和有疫情小区的管控措施是不一样的,如果出现无症状感染者或新增病例,其所在小区的无疫情小区称号将暂停或者取消,还要进行更严格的卫生消杀和小区管控。

同时基础性工作一定要做好,小区要做好“六个到位”,宣传引导到位、封闭管理到位、排查摸底到位、消杀卫生到位、供应保障到位、组织发动到位。

2.34万下沉干部将有序撤回小区要快速补充常态化管理力量 问: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小区封控管理工作,当下沉干部和志愿者有序撤回,小区人员是否能胜任?

答:从2月2日起,武汉市组织了2.34万名市属机关、国有企业、高校的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同时还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各区也同时响应,区机关干部也都下沉社区、小区。

他们在小区封控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象地说就是“五员”:政策宣传员、疫情排查员、居民服务员、小区守门员、民意调研员。他们和社区干部、志愿者一起,共同构筑起了群防群治群控的防线。

随着复工复产复市的需要,下沉干部、国企员工要有序返回工作岗位,志愿者也要回归自身生活工作。此时,不能因他们的撤回而导致小区封控管理形成“空窗期”,在有序撤回的同时,要高效快速替换力量。

有物业小区要以物业管理人员为主,配合社区干部,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没有物业的小区,社区干部要顶上,同时发动小区居民积极参与;还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有条件的小区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常态化管控队伍。

理解居民封闭了两个多月的心理压力正视、接纳疫情带来的心灵创伤问:面对封闭了两个多月的居民,怎样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答:疫情突发,不仅威胁人民生命健康,也对人民心理健康产生巨大冲击,对社会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用心打好“心理防疫战”。

我们要通过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及时减轻公众疑虑,要做好居民心理压力释放的工作,积极对需要接受心理干预的人群提供帮助,全社会都要以科学的态度来面对,正视并接纳疫情所带来的客观灾害和带给我们的心灵创伤。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特别是针对重点人群,给予更多的温暖和关爱。作为个体而言,也要寻求自我缓解压力的方法,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